一场超历史最高水位的洪水,让这座城市拉响了防汛Ⅰ级应急响应。
6月22日至7月2日,大雨连下11天,全市累计降雨量452毫米,超历史极值;7月3日凌晨0时12分,湘江长沙站水位达39.51米,超过历史最高实测水位(39.18米)……为何这轮降水雨量如此大?此次洪水为什么如此凶猛?带着这些问题,记者昨日采访了省市气象、水文专家。
降雨强度超历史?
全省下了5个洞庭湖的水
长沙降雨量全省最大
在气象、水文部门看来,此番洪水来势汹汹,“最大帮凶”应是整个6月在湖南“流连忘返”的暴雨。
来自省气候中心数据显示,湖南6月累计平均降水量407.1毫米,较历年同期均值偏多91.6%,较1954年6月的384.4毫米偏多5.9%,较1998年6月的337毫米偏多20.8%,排在有资料记录以来第一位。“降雨407.1毫米意味着,在湖南21.18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上,降了860亿立方米的水,相当于5个洞庭湖(城陵矶站水位33.5米时)的水量。”湖南省水文局副局长宁迈进形象地比喻。
长沙,是此轮暴雨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长沙水文局监测数据显示,6月份全市平均降雨558毫米,较历年均值(234.4毫米)偏多138%,相当于整个汛期降雨量的56%。“长沙往年汛期一般是4月底至7月初,但今年降雨a00集中在了6月。”长沙水文局副局长李京伟说。
尤其是自6月22日以来,全省遭遇了今年以来一轮最强降雨过程,强降雨总量之多、范围之广、强度之大、历时之长,均属历史罕见。据省防指通报,6月22日至7月2日11天里,全省平均累计降雨量为270毫米,其中长沙市452.0毫米、累计最大点降雨为浏阳市玉泉站830毫米。两组数据中,长沙均排名第一,平均降雨量几乎是全省平均雨量的2倍,创下湖南降雨强度的历史纪录。
如何理解平均降雨452毫米?李京伟解释,这相当于长沙1.1819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平均有0.452米深的水落下。换算成降水总量,可达53.4亿立方米。“53.4亿立方米的水落入长沙,就如同人喝水太急容易呛着,是洪水这么猛的直接原因。”
降水强度为何这么大?
北方冷涡与副热带高压相互作用
冷暖空气频频交汇
市气象台数据显示,6月29日至7月1日,全市平均降水量265.9毫米,已经超过1998年6月的最大连续3日雨量,达历史第一。全市62%的站点3天累计雨量超过200毫米,10%的站点超过300毫米。“本次特大洪水形成的主要降雨时段6月30日8时至7月2日8时,两天降雨量为230.5毫米,相当于下了整个6月份的降雨总量。”长沙水文局水情科科长陈春明补充道。
是什么导致了今年这轮暴雨雨量多、范围广、强度大?
“6月持续强降水是南北两支稳定气流在湖南上空强烈汇合的结果。一方面,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强度偏强、位置较常年同期偏西偏南,这样使得来自南海以及西太平洋的暖湿气流沿着副热带高压外围源源不断输送至湖南上空,为湖南降水提供充沛的水汽来源;另一方面,欧亚中高纬度在贝加尔湖一带维持稳定的阻塞高压,引导小股冷空气不断南下,最后受阻于副热带高压的西北侧,与西南暖湿空气交汇。”湖南省气候中心主任廖玉芳分析道。
长沙市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陈勇告诉记者,长沙刚好处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边缘和强水汽输送带中,北方冷涡与副热带高压相互作用,冷暖空气频繁交汇湖南上空,才导致极强暴雨天气的发生。
洪水为何这么凶猛?
“一江六河”洪峰叠加
天然“水坝”延缓退水
目前,洞庭湖及其支流湘江、资水、沅水水位继续回落。但在此前强降雨期间,湘江流域全线干支流有9个水文控制站超历史水位。
为何今年洪水如此凶猛?宁迈进解释,相比往年汛情“按部就班”,今年汛情可谓“一步到位”:山丘区暴雨山洪频发、强降雨抬高江河湖水库水位,湘资沅澧四水干流及洞庭湖区均“全线告急”,导致防汛战线进一步拉长,防御难度大大增加。而预盿00ê樗??枰?酆峡悸墙邓?俊⒔邓?蟛??木读髁浚?岷咸炱?けā⑺?牡刂侍跫?⒑恿餍泻樘跫?榷嘀匾蛩亍U庖彩俏?裁矗?娼?ど痴臼赘龊榉宓酱锸奔湟煌圃偻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