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学生游北京感慨:以台湾观大陆,不可同日而语
2017-07-10 08:10:10

参考消息网7月10日报道台湾中时电子报7月5日刊登台湾大学学生刘信谙的署名文章,记述了刘信谙游玩北京几个著名景点见闻,文章摘编如下:

去年曾应朋友之邀,在暑假开学前几天和他到北京共游六天五夜,我称此行为“故都之旅”。

第一天到北京时,夜幕已经下垂,我匆匆收拾、早早就寝;第二天一大早就把朋友从舒适的床里“挖起来”,出门随意在便餐车点了土豆丝卷饼和肉夹馍,即轻装出行。之所以如此迫不及待,是因为这一天安排了去故宫——从前只能透过荧幕才见得到的紫禁城,即将真实的展现在眼前,如此岂能不激动?

游荡深宫大内

待到了广场,我更加雀跃了。见小贩叫卖贝勒帽,二话不说,立马带走一顶。入境随俗嘛,此地此景正好合适。

自午门直到神武门,自早上九十点直到傍晚四五点,我和朋友二人就在这不知深几许的深宫大内游荡。故宫之大,不止令我们从早走到晚,还让我们从起初如皇帝般的“昂首阔步”,渐成后宫娘娘般“轻移莲步”,到后来,连莲步也移不成了,我们彼此如老佛爷搭着小李子、小李子搀着老佛爷,相互扶持,找个阴凉处歇了好一阵子,最终才顺利走出神武门。

尔后又在景山公园凭吊崇祯一番,才打道回府。晚餐享用驰名远近的北京烤鸭,然后结束“用精力换经历”的充实一天。

第三天,前进颐和园。颐和园之大虽与紫禁城不能相比,然对我而言,台湾大学已经很大了,从校总区的前门走到后门已经是个浩大的工程;而颐和园、紫禁城更大、更宽广,以台大观之,此园此城简直“若垂天之云”了!以台大观颐和、故宫,已然是以小巫见大巫;则以台湾观大陆,更加不可同日而语,更加需要调整,以合适的眼光方能看得不失真。

远征万里长城

第四天,远征长城。同车的“驴友”主要是“阿姨等级”的妇女,也有一些大叔,只有我二人最为年轻。在长城脚下,那些阿姨大叔们纷纷采纳导游的建议往缆车的方向走去,要搭缆车直接登顶;唯有我二人为了展现年轻人的体魄,独独往另一个方向,直接走往长城登临入口处。后来虽未登顶,不过我们幸运地在千万人中挤上了比半山腰还高些的地方。登高眺远,遥望脚下方才一路走来的长城在群山之间蜿蜒如龙脉,忽有脚踏乾坤的气概油然而生,一时也明白何以古人有“江山美人”之两难。

可惜我没有机会亲历此种挣扎,遂只好一挥折扇,露出“不到长城非好汉”几个字,拍拍照。

北京名街“续摊”

由于这一天我们是跟着旅行社一日游的行程,所以受限于时间。旅行社的一日游结束之后,我们径自前往王府井大街“续摊”。我们悠闲地逛着、晃着,直到日落月升。我们要看看走在大陆市民娱乐之前端的三里屯。结果我发现:三里屯酒吧街之所以夜未眠,是因为往来多是外国人,他们惯于夜生活。

今年9月,我即将再度赴京;这次不是短暂停留,而是长期驻扎:我将往北京大学交换一学期。这次,我依然怀抱期待:期待与不同人、以不同方式度北京的中秋,期待善用时间用更多精力换更多经历,期待更长时间、更深刻地认识、体会这座城市。

台媒称大陆游客感觉台湾“不友善”

参考消息网7月4日报道台媒称,台湾财信传媒董事长谢金河在英国比斯特购物村看到陆客大买特买,感到陆客“有钱就是任性”,而台湾购物店业者看在眼里却是“心在滴血”。

据台湾中时电子报7月4日报道,谢金河日前在脸书中表示,他在英国造访全球最有名的比斯特购物村时,看见停车场满满的游览车,载来的正是台湾失去的陆客团。还遇到一位说普通话的大叔因为买太多、带不走,只能坐在椅子上等待朋友“救援”。

报道称,陆客在全球大买特买,但反观台湾却因陆客大减造成大量观光收入流失,旅行业看了满心无奈。依据台观光局新出炉的“2016年赴台旅客消费及动向调查”显示,2016年以日本旅客平均每人每日消费241.42美元最多,其次是新加坡旅客229.43美元,再次是陆客198.43美元。但若从每人每天的购物费来看,陆客的96.30美元最高,高于日客43.18美元和新加坡旅客45.81美元一倍多,甚至是欧洲旅客的7倍。

调查分析称,2016年全体旅客平均每人每日消费额减少7.26%,其中以购物费减少19.22%最多,尤以大陆客减少12.81%影响最大,主要是持续受到大陆实施旅游法与禁奢令影响,再加上大陆旅客在全球消费均渐趋理性,因此2016年在台平均每人每日消费较2015年减少12.81%,尤其购物费更减少19.77%。

“除了上述原因,诸多陆客对台湾‘不爽’也是主因之一。”林姓旅游业2日表示,依据台湾“中华观光精品产业协会”最近1年来的调查,发现许多陆客认为台湾“排挤大陆”且“不友善”,因此赴台“多看少买”,也是陆客团购买力变弱的主因之一。

业者表示,2015年是陆客赴台最盛时期,估计当年台湾观光外汇收入约4589亿台币,“最会买”的陆客约占了其中一半约2200亿台币,但随着两岸关系交恶,今年若预估赴台陆客减少到210万人次,再以2016年每人每天平均消费198美元估算,今年台湾能赚到的陆客外汇收入只有约1000亿台币,连2015年的一半都不到。

资料图:几名游客在台湾野柳地质公园游览。新华社记者朱祥摄

国台办回应大陆游客赴台人数减少:解铃还需系铃人

国台办发言人安峰山张瑞琦摄

人民网北京4月12日电(刘洁妍、张瑞琦)今天上午,国台办发言人安峰山主持例行新闻发布会时针对大陆游客赴台情况回答了相关提问。

针对有台湾旅游界人士称“大陆游客赴台人数已停止缩减”一事,安峰山对台业界的相关说法不作评论。他指出,自2016年5月以来,大陆游客赴台旅游的人数大幅度减少,旅游安全事故频频发生,台湾有关方面应该认真反思。“我们多次讲过,解铃还需系铃人。只有真正寻到问题的根源,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他说。

新媒:蔡英文上任不足一年 赴台大陆游客锐减百万人次

资料图片:游客们在台北市西门町夜市游览。新华社记者陶明摄

参考消息网4月6日报道新媒称,台湾观光事务主管部门最新资料指出,去年5月至今年2月共10个月的时间,大陆游客赴台与同期相比大减112.7万人次。以大陆游客在台每人每日消费金额约7000元(新台币,下同,1元新台币约合0.2元人民币——本网注)及停留时间七天计算,观光相关业者收益暴减550亿元。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4月4日报道,蔡英文去年上任后两岸关系冷冻,导致赴台大陆游客锐减。最新数据显示,从去年5月至今年2月,赴台陆客同比少了逾100万人次。

报道称,为促进大陆游客观光,台湾内政主管机构3日公告,即日起至2018年3月底,大陆游客入境金门、马祖及澎湖旅游时申请“小三通”的“落地签”,费用从每件600元降至400元。

移民事务主管部门负责人何荣村说,这项措施是金门县政府建议的。根据统计,2016年大陆居民从“小三通”赴台人次为26.8万,比2015年的33.9万减少。

业者分析指出,估算今年全年大陆游客将较去年缩减120万至150万人次,全年观光损失预计高达743.3亿元,对航空、饭店、游览车、旅行社、民宿业等将造成严重冲击。

报道称,因为蔡英文当局不承认“九二共识”,520后赴台大陆游客大减;加上“一例一休”(台当局新修订的休假制度,每周休息二天,其中一天不可加班,另一天可以加班——本网注)增加营运成本,当局又在游览车事故频发后加紧规范导致部分车主退场,致使全台出现游览车抛售潮,据悉总值超过300亿元的游览车卖不出。

台中市游览车公会理事长张治本表示,新北市待售游览车近2000台,一些经营不善的游览车公司想把车抵债,贷款银行还不想收,就算以市价再下杀六折,也没人要买。新北市游览车公会理事长马景仲透露,全台待售游览车已达3000台到4000台,售价仅剩原价四分之一。

游览车公会全联会秘书长陈日中说,除了大陆游客团锐减,台湾交通主管部门陆续要求游览车加装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数码行车记录仪及各式安全辅助设备等,不具规模化的车主只好尽早退出。

报道称,游览车以外,民宿业也开始出现抛售迹象。南台湾观光联盟总召集人、高雄市汉王大饭店总裁林富男指出,今年高雄大陆游客来客率,比去年同期少了八成,加上台湾内部消费低迷,有些银行又抽银根、“一例一休”增加营业成本,高雄观光产业在多方夹击下,出现近20年来最严重惨况。

恒春半岛观光产业联盟总干事吴炫东表示,民宿在这波大陆游客剧减浪潮中受伤惨重,据他所知,目前当地至少20家民宿对外释出寻求买主的信息。

美媒称大陆游客对台印象大不同:城市不现代 物价更便宜

参考消息网3月7日报道美媒称,尽管台湾最近点距离大陆仅160公里,可是数十年来它禁止来自对岸的大多数游客访台。

据美国《福布斯》双周刊网站3月5日报道,2008年以后,台湾方面开放旅游业,赴台旅游迅速变得普遍。大陆民众自小学起就开始听说台湾。比如,他们知道民歌《阿里山的姑娘》。他们还知道,台北故宫拥有独特的艺术品,而这些源自大陆。

2015年,来自大陆的旅游人次达340万,创历史纪录。

团体旅游正在减少,至少部分因为自2016年5月上台的台湾当局与北京之间的新的紧张局势。很多大陆游客对台湾的看法并非如你也许会认为的那样。

以下总结了大多数普遍反应,素材基于与游客以及台湾民众的聊天:

1.人们彬彬有礼。来自大陆的游客表示,陌生人会有礼貌地停下来指路,而店主则会对问询给出专业回答。而在大陆,很多陌生人在被打断、遭到问询时,他们会不友好或含糊作答。

2.台湾并不是非常“现代”。大约在三十年前,在大陆迈向现代化之前,台湾实现了工业化和现代化,因此游客期待在此间看到更奢华的迹象,尤其在台北。他们没有意识到,财富并未被投资于建筑。因此城市全是衰败的公寓楼。正如一名来自上海的游客去年访台后所说的:“我曾以为台北比上海更新,但我发现并非如此,因为住房并没那么好。”

3.物价便宜。在大陆,奢侈品牌和高档晚餐更贵。台湾物价低廉,这解释了为何有大量的大陆自助游游客。他们自愿在台湾购物。一些游客还想知道,物价是否反映了台湾整体经济的疲软状态。(编译/胡婧)

资料图片:大陆游客前往台北故宫游览 新华社记者陶明摄

(责任编辑:崔競文)
上一页:从坚信"我是中国人"到"台独" 蔡英文经历了啥.. 下一页:北京拟取消84项部门证明 涉低保社保医保结婚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