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中国成功试验“不可破解”的通信网络。
信息安全是大家关注的焦点,使用量子技术对信息进行加密,是目前最有效的办法之一。首个商用量子通信专网——济南党政机关量子通信专网,近日完成测试,保密性、安全性、成码率的测试均达到设计目标,整套网络预今年8月底正式投入使用。
量子不可克隆,通信绝对安全
被称为下一个科技拐点的量子技术,是目前已知的最安全的通信技术。如何保障在传输过程中不被窃听或截取呢?
济南量子技术研究院院长助理周飞博士说,在物理学中常用到量子的概念,是指一个不可分割的基本个体,它不同于分子、原子。“量子是能量的最小、不可分割的单元,它的核心在于‘最小不可分割’,每一个不可分割的量子可以看作一个单量子态。”
周飞
单量子态有什么特性呢?周飞介绍,其最大的特点是具有测量不准和不可克隆的性质。量子的不可精确测量也就意味着无法精确克隆,这就保证了只要有人试图复制,就会发生误码,就能被发现。这也使得用量子态通信在传输过程中具有了绝对安全性。
周飞举例,山东省检察院是量子通信的用户,对一些贪腐案件调查信息沟通时,通过打量子加密电话,就可以保证信息的安全性,不会存在信息泄露或窃听。此外,还有一些银行系统,在客户的征信信息、个人用户信息的传输上也会通过量子,确保信息不被窃取。
量子通信专网拟8月底投用
这样的量子通信试验网络早已经在济南建成。由济南量子技术研究院组织承建的济南量子通信试验网,总体建设工程已于2014年初全部竣工验收。据悉,济南量子通信试验网覆盖了济南市区70平方公里的范围,这是我国第一个以承载实际应用为目标的大型量子通信网,也是世界上已知的规模最大、功能最全的量子通信试验网。
截至今年年初,济南量子通信试验网内已经进行了51000多次信息传输,这里面包括保密电话、传真和文件传输,业务成功率在99%以上,仅电话一项,就比目前的通信标准要求的成功率还高出了十多个百分点。
日前,首个商用量子通信专网———济南党政机关量子通信专网完成测试,其保密性、安全性以及成码率的测试,均达到了设计目标。整套网络预计今年8月底正式投入使用。
据了解,济南党政机关量子通信专网,从今年5月开始测试以来,对所有用户分别进行了五十多个项目的测试,所有用户之间的通信实现了每秒4000多个密码的保密措施。这也是继济南量子通信试验网之后,世界上第一个真正商用化的量子通信专网。
英国《金融时报》今日(11日)发表报道,对中国此次试验评论称:
“中国的一个城市已经成功试验了一个‘不可破解’的通信网络,世界上首个大型商用量子通信网络的推广令人期盼。”
参与该项目的济南量子科学研究院(Jinan Institute of Quantum Technology)院长助理周飞表示:“我们打算把这个网络在国防、金融等领域作为示范进行推广。如果成功,可以在中国乃至全世界使用。”
报道称,这一成果是对正在建设中的京沪量子网络的推动。该网络利用济南作为北京和上海之间的一个城际枢纽,起到中继信息的作用。
何谓量子密钥分发(QKD)网络?
据了解,量子密钥分发(QKD)网络比广泛使用的电子通信形式更安全。电话或互联网电缆等传统通道可能被窃听者窃听,而发送者或接收者不会察觉。但是,如果量子通道被窃听,它会改变正在中继的信息,这种异常会提醒通信双方:有什么地方不对劲。
在QKD网络中,双方通过网络发送安全密码“密钥”,这些密钥可用于加密未来的通信。如果密钥受到干扰,通信双方就会了解:不要使用它。
京沪量子网络将承载世界上最长的地面量子通信通道,总长超过2000公里,将被政府以及两市金融中心的商业银行使用。
在济南进行的试验涉及在该市的200个不同终端之间发送高度安全的信息,整个网络覆盖数百平方公里。
报道评论称,除了提高支付和其他金融服务的安全性以外,这种网络只要实施得当,就会使窃听通信变成一项不可能的任务。
以“棱镜门”为诫 加强网络安全
自爱德华 斯诺登(Edward Snowden)爆料美国领头的互联网监听以来,随着各方日益意识到黑客攻击的代价,中国政策制定者一直关注保护国内网络空间,支持大量人才进入量子研究领域。
“中国在量子研究方面取得了惊人的成就。”上海纽约大学(New York University Shanghai)的量子物理学家蒂姆 贝尔纳斯(Tim Byrnes)表示,“中国量子研究项目上马的速度惊人,这些项目在其他地方会被认为过于昂贵。”
贝尔纳斯补充道:“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商业部门接受量子通信的积极性高得多,这意味着中国很可能在量子通信领域超越欧洲和美国。”瑞士、奥地利和日本已经有小型QKD网络,主要被研究此项技术的高校使用。
另外,中国在上月取得又一个世界首创的研究突破,当时它的量子通信卫星通过量子通信通道向地球发送了一个信息。
来源:环球网、齐鲁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