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0日中午时分,在四川广汉市连山镇涌泉村的一处山林间,“梆、梆、梆……”随着敲打金属饲料盆发出的声响,“轰”地一下,一群野性十足、浑身沾满泥土的黑色野猪从山坡上树林里冲了出来,围着这个敲盆的瘦高小伙子不停打转……
小伙子叫卿文晗,今年24岁,去年7月大学毕业后,在广汉连山镇的一处山林里当起了“野猪倌”。
年轻人,都希望在城市觅得一份好工作,但“90后”卿文晗的想法却不同。从大学生到养猪专业户,从城里人到乡下人,这样的转变来自于卿文晗对“绿色和原生态”的执着。他说:“我就是想让家人和朋友吃到好吃的原生态猪肉。”
卿文晗从小就对肉食特别挑剔。读大学时,父亲为给他增加营养,特地从外地买来野猪肉。“下锅不粘锅,肥而不腻有弹性,瘦肉嚼得烂又化渣,味道十分鲜美。”卿文晗吃了第一口就难以忘怀。
从那时起,他和家人便萌生了喂养几头野猪自家食用的想法。很快,他父亲便在乡下用玉米等喂养了几头特种驯养野猪,亲戚朋友得知后也找他们购买野猪肉。
野猪肉这么受欢迎,为何不做大做强?2016年,卿文晗决定创业当个“野猪倌”,并将自己的事业定位为“为社会提供绿色健康食品”。
2016年初,看中父母在连山镇涌泉村流转种植的400余亩白杨树林,投资近20万元的“广汉市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