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部分的划入区内,共分布着29个自然保护区、1个自然保护小区、14个风景名胜区、13个森林公园、4个地质公园、2个自然遗产、16个森工、37个林场。
根据此前中央要求,大熊猫国家公园要分别覆盖大熊猫种群数量和栖息地的80%、70%。这两项指标,被确定为大熊猫国家公园勘界划界的核心技术标准。同时,国家公园必须坚持保护栖息地原真性和完整性,解决大熊猫栖息地被人为分割的问题。
据此,大熊猫国家公园将要涵盖大熊猫分布地现有自然保护区、世界自然遗产地、森林公园、地质公园、风景名胜区、林场(林区)等各种保护地形式和范围。特别是大熊猫种群密度较高区域、主要栖息地和大熊猫局域种群遗传交流廊道均要划入。而公园划界相对成片或组团,尽量不开“天窗”,以保持大熊猫栖息地完整性和地理信息上的可视性。
功能区方面,将划分为核心保护区、生态修复区、传统利用区、游憩科普区四大功能区,并实行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