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上海9月19日电 (王文娟)一张小小的银行芯片卡,9月17日亮相上海国家会展中心,吸引了“2017网络安全博览会暨网络安全成就展”众多参观者的关注。
原来,这不是一张简单的银行卡,还是一张“不动产权卡”,而且加载了由“公安部公民网络电子身份标识系统”签发的eID(网络电子身份标识)。据悉,全国首个eID不动产登记应用项目,将于下月在海南省海口市正式运行。
“遮脸”技术,保护个人隐私
互联网发展至今,隐私泄露、网上身份冒用和盗用等安全问题严重影响了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的发展。而个人信息泄露现象更是屡见不鲜,成为网络诈骗的一个源头。
“前几天,iPhoneX的Face ID(人脸识别开锁)遭到不少网友的调侃和吐槽,与iPhone4时代市场对Touch ID(指纹识别开锁)叫好的反应大相径庭。这说明,在经历了一系列个人隐私泄露恶性事件后,公众对个人信息保护的意识已经大为提高。其实,苹果的指纹、人脸识别技术,都是在用户初始化时候用指纹或人脸生物特征信息在手机安全区建模,开锁时进行本机比对来认定机主身份。苹果这次倒是要证明手机作为一个用户信息的传感器,其所采集的指纹或人脸生物特征信息怎么不被中间截取。”据公安部第三研究所网络电子身份专家严则明介绍,eID的核心是把可识别个人的信息保护起来,可以比喻为“遮脸”技术。
eID是以密码技术为基础、以智能安全芯片为载体,由“公安部公民网络身份识别系统”签发给公民的网络电子身份标识,能够在不泄露身份信息的前提下在线远程识别身份,保籥00す?裥畔⒚馐芊欠ń厝『屠挠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