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手机24小时不关机,不管什么样的号码来电,我都会第一时间接通。”太和县清浅镇张庄村马庄村民马迎涛说。今年38岁的马迎涛在广东省惠州市打工,接到救援电话,总能第一时间赶到救援现场,因为他是惠州水上救捞队的志愿者。
在踏上义务救捞征程之前,马迎涛曾是一名被救者。 2011年11月,马迎涛与女友发生感情纠纷后独自来到惠州,一时想不开,从东江大桥一跃而下,面临生死诀别时,求生的愿望陡增。幸运的是,闻讯赶来的救捞队队长赵喜昌及时将他救了上来。
“从此以后,我深深地感受到生命的宝贵,常常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帮助困境中的人。 ”马迎涛说。
两年后,他再次回到惠州,四处打听救命恩人赵喜昌,希望当面表达谢意。在当地媒体的帮助下,马迎涛终于找到赵喜昌,毅然提出要加入救捞队。“我救过很多人,他是第一个主动申请参加救捞队的被救者,我很欣赏这份感恩的心。 ”赵喜昌说。考虑到水上救捞的危险性和特殊性,马迎涛参加各种专业培训并取得了潜水员证和救生员证,具备专业蛙人资格,并最终通过了加入水上救捞队的考验期。
马迎涛跟着赵喜昌干起了救捞,随叫随到,从不含糊。马迎涛参加的水上救援,有的在现场救起落水者,有的则要从水底打捞落水者。
打捞落水人员不能蛮干,危险时刻潜伏在身边,蔲00紫纫?Vぷ约旱陌踩?!坝写尾畹阍谒?酌荒苌侠矗?写未泳仍?殖∠吕淳椭苯尤プ≡毫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