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更应该追问的是教育和学习的本质。近年来,各类畸形的教育竞争现象层出不穷,让人目不暇接。
近日,据多家媒体报道,成都市文翁实验中学启动“在参与中提升家长家庭教育素养”的课题研究,要求学生家长“一学年至少读一本家庭教育类书籍,制订一份家规家训,至少交一本家长课堂笔记,至少参与一次学校教育教学活动,至少有一次有效的亲子交流”。完成必修课后,家长可以领到一张“家长合格证书”。
时下,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密不可分,相辅相成早已是全社会的共识。何况,该校所推行的措施也建立在对自身情况调查和研究的基础之上,绝非空中楼阁。据报道,该校地处城乡接合部,全校1000多名学生家长,60%为外来务工人员,40%为当地失地农民,拥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不到3%,高中以上学历不到10%。因此,引导家长参与教育过程,避免因家庭教育缺失阻碍学生成长,这所中学的做法值得肯定。
目前,为了获取“合格证书”,部分家长的积极性已经得到了充分调动,可谓成果喜人。既然如此,让家长“持证上岗”是否该被推而广之,成为普适性的举措?
笔者认为,恐怕对此还得保持一份冷静和审慎。
其一,家长手中的“合格证”含金量几何,需要由科学方法来评判。成都市文翁实验中学对家长所蘤00岢龅囊?蟛⒉凰愀摺6烈槐臼椤⒅贫┮环菁夜妗⒔?幸淮吻鬃咏涣鳎?歉挥惺敌?院涂尚行缘募彝ソ逃?椒ā2还??庑┚俣?芊袂惺堤嵘?页さ募彝ソ逃?匮?空庑枰?眯5目翁庋芯砍晒?右岳砺壑С拧<热桓眯<页さ奈幕?潭炔桓撸?敲葱7接指萌绾伪Vに?堑呐嘌抵柿浚?蝗门嘌德傥?吖?∈降男问街饕澹?椭档蒙钏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