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6日下午,区委副书记、区长虞建斌在区政府二楼会议室主持召开区政府第23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颍泉区经济开发区改革创新实施方案》,研究审议了《颍泉区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健康颍泉2030规划纲要》、《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卫生与健康工作的实施意见》和《统筹推进区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区领导刘万和、赵群、张振粤、李程杰、李玉洲、邹海军、李保生出席会议,区政府办公室主任刘金明及区直有关单位负责人参加会议。
会议认为,为贯彻落实国务院、省和市关于开发区改革创新精神,进一步增强经济开发区发展的动力和活力,必须加快推进颍泉经济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着力提升开发区整体规模、发展水平和竞争实力。会议强调,要强化规划的引领作用,严格执行《颍泉区经济开发区改革创新实施方案》。要明确主导产业,把智能制造及其关联配套产业作为重中之重,推动集聚发展。要明确颍泉经济开发区的主责,将精力聚焦到开发区的建设、改革创新和工业经济发展上。要强化协调配合,区发改委、经信委、国土分局、泉北规划分局、财政局等相关单位要树立一盘棋思想,出台相关配套政策,共同推进开发区和工业经济转型创新发展,把颍泉经济开发区打造成为全区经济发展的总引擎和主战场。
会议认为,为提高重污染天气响应能力,降低重污染天气危害程度,保障环境安全和公众身体健康,必须建立健全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工作机制。会议强调,区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是全区应急预案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重在预防。一旦出现重污染天气,各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立即启动《颍泉区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确保公众的身体健康,把重污染天气的影响降低到最低。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学习,熟悉应急职责,宣传部门要加强宣传报道,正确引导舆情,及时回应社会关切。
会议认为,为贯彻党的十九大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实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有关文件精神,必须加快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不断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会议强调,要按照《健康颍泉2030规划纲要》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卫生与健康工作的实施意见》的要求,围绕工作目标,进一步细化工作的任务,制定清单、压实责任,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要落实预防为主方针,坚持关口前移,最大程度减少群众患病。要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更好促进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努力全方位、全生命周期保障人民健康。要强化要素保障。资金上要多渠道投入,区财政建立稳定可持续的投入机制,该政府投入的要投入到位;要积极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医疗、养老等服务中去。领导上要再强化,要把卫生与健康事业当作一件大事来抓,倾注精力,密切配合。考核上要再完善,要结合实际,把卫生与健康工作纳入到政府目标管理考核,制定科学的激励机制,形成激励先进、鞭策后进的工作氛围。
会议认为,义务教育是必须优先发展的基本公共事业,是脱贫攻坚的基础性事业。统筹推进区域内城乡一体化教育,对缩小城乡教育差距,着力解决乡村弱和城镇挤问题,促进教育公平具有重要意义。会议强调,教育最大的不均衡,是城乡教育的不均衡。要围绕《统筹推进区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中三大工作目标,十大工作举措,逐步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和师资队伍建设,尤其是农村和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和师资队伍建设,推动教育一体化发展、实现更高层次的均衡。要积极实施和完善城乡统一、重在农村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在资金上优先足额予以保障。
会议还研究了《颍泉区乡镇污水处理及水环境治理PPP项目方案》,听取了近期计划征迁项目实施方案、窑业集中整治工作的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