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得颍泉满眼绿 ----颍泉区造林绿化提升工作纪实
2018-03-14 09:50:56 【
大 中 小】
阳春三月风光好,干群植绿护绿忙。连日来,无论是在城区还是在乡村,在颍泉区都能看到一群群忙碌植树的身影。在和煦的春风中,一棵棵树苗在大伙儿的精心栽种下挺直了腰身,抖动着绿色的希望。
近年来,颍泉区始终坚持生态立区,全面推进绿色崛起的发展思路,围绕林业增绿增效行动和绿化提升专项行动,结合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生态扶贫、美丽乡村建设,牢固树立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结合乡村振兴、大力实施城乡绿化,扎实提升林业效益。

城乡绿化:营造新景观
全区以阜城创建国家园林城市为契机,拟定了《颍泉区今春城区增绿工作实施方案》,确保超额完成160公顷增绿任务。继续搞好泉水湾湿地公园、抱龙公园、北三角公园、颍河景观带等大型绿地建设,营造绿色生态屏障,按照绿随路建、有路皆绿、绿美结合的原则,拓展周棚路、太和路、颍阳路、红星路等路段两则的绿化带,进一步扩大绿量,丰满内涵,提高品位,形成景观。结合美丽乡村建设、生态脱贫工程,积极开展森林城市、森林城镇、森林村庄和森林长廊创建,以点带面,全面推进乡村造林绿化工作。实施行流、伍明政府所在地和大钱营、柳河闸等5个省级中心村绿化工程。完成宁老庄森林城镇和10个森林村庄绿化。要对镇村道路、街道、小广场、房前屋后等加大绿化力度,见缝插绿、能绿尽绿,因地制宜种植乡土和特色树种,营造乡村绿化新景观。

绿网工程: 构建新长廊
2018年颍泉区造林绿化工作目标重点明确:实施10个城乡园林绿化提升和106个农村绿化提升项目。完成人工造林4000亩,新建农田林网10万亩,森林抚育3.2万亩,实现义务植树120万株;建设绿色长廊示范段10公里,创建省级森林城镇1个,省级森林村庄10个;建成花卉市场二期工程,新增花卉苗木1万亩,林业总产值增长10%。

结合三线三边绿化提升,全面推进实施绿色长廊工程。今年各镇办园区招标实施的农村道路、沟渠林网共152条,总长度450公里,要严格按照市绿化提升专项行动要求,县乡道路和中小沟河绿化宽度15米或栽植树木3行以上。重点完成黑茨河水源涵养林,阜新河、杨沟、阜蒙新河防护林,028、029、030 县道绿色长廊建设。

产业惠民: 三产新融合
全区还加快林业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大力推进以林业绿化为载体的花卉苗木、优质果品、珍贵用材林等特色林业产业发展。做大花卉产业,2018全区要新增花卉种植面积1万亩,加快推进皖西北花木城二期工程建设。大力推广林药、林菌、林禽(牧)、林苗等多种林下经济模式,提高林地综合利用率和产出率。大力发展观光休憩林业,利用现有资源举办好梨花节、荷花节、桃花节等系列节会活动,结合特色田园乡村等建设开发森林(湿地)休闲游憩、观光体验、旅游疗养等生态产品,加快林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林业扶贫:脱贫新模式
在茨淮新河、泉河、黑茨河防护林建设的基础上,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对全区40个贫困村优先安排绿化项目,实施贫困村农田林网和村庄防护林建设,改善村居环境。积极引进经济果木林新品种、新技术,统一采购苗木发放给贫困户进行承包地和四旁栽植,增强林业扶贫的效益。通过互联网+技术,帮助贫困户推销林产品,增加贫困户收入。发挥林业局现有资源优势,与相关镇村积极对接,选择建档立卡贫困户到绿景公司林业基地、林业局实施的道路和城市绿化工程参与林木管护、林下种植,实现贫困户脱贫。

三级林长:管护新机制
2018年是安徽省全面推行林长制工作的启动之年,颍泉区积极探索建立森林资源保护管理新模式林长制,构建区、镇、村三级林长体系,形成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全民参与的森林资源保护管理新机制。
目前,《颍泉区全面推行林长制工作方案》已经印发,明确了我区林长制重点项目是颍河、泉河、茨淮新河、黑茨河、105国道、202省道、256省道、济广高速、泉水湾湿地公园9大生态功能区和区内的县乡级公路、大中小型沟河防护林共59个项目,总长度为548.5km。今年6月底前,颍泉区区、镇、村三级林长制工作体系构建完成。


(叶陆苗 余 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