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 球 点 燃 梦 想     ----记“安徽省最美教师”、“足球妈妈”阜阳市颍泉区行流镇三义学校体育老师王侠
2018-06-01 09:20:35
六一儿童节前夕,安徽阜阳行流镇三义小学的操场上,一片欢声笑语。在这里,70多名足球小将正驰骋在绿茵场上,在足球妈妈王侠的指导下,颠球、盘带、过人、射门……追逐着自己的足球梦。足球,让王侠和她的梦之队梦想花开。校园足球和体育精神,她让农村孩子们收获成功与自信,点燃奋斗的激情,她让黑白飞旋的的足球在革命老区里写下永久的回忆......

2018年4月10日,意大利国际米兰足球俱乐部、爱德基金会、苏宁集团等一行人十余人专程到阜阳三义学校考察校园足球。汇报中体育老师王侠的用奋斗成就未来,让足球点燃梦想的事迹,赢得了国内外友人的点赞;
2017年10月。在安徽省教育厅举办师德巡回报告会上,王侠16分钟《足球妈妈的华丽转身》的报告,被6次掌声打断,朴实的语言、真实的故事、深刻的感悟,深情再现了她20多年校园足球的坚守与梦想;
2016年8月,王侠带领该校的10名足球队员,在南京参加苏宁爱德足球1+1青少年足球比赛,荣获安徽组冠军、苏皖赛亚军及唯一一个金靴奖.....
近年来,阜阳市颍泉区行流镇的三义九年一贯制学校在体育老师王侠的带领下,发展特色素质教育、开展校园足球运动,以球育德、以球健体、以球促智,成为首批全国特色足球学校。她用足球点燃了农村孩子们的梦想,用激情成就了自己精彩的人生,用奋斗赋予了这片贫瘠土地上生长的力量。 
寻 梦----
王侠与体育结缘是为了继承父亲未竟的事业,就是让农村娃也和城里的孩子那样,上一堂真正的体育课。
行流镇地处在阜阳市颍泉区最北端,沙颍河和黑茨河的河湾里,交通不便,十分偏僻。1928年震惊黄淮海平原的皖北四九起义就发生在这里,是一个知名的革命老区。
当一名光荣的人民老师,不是一时冲动,而是王侠一种难舍的情结。
王侠的父亲生前是行流镇唯一的专业体育老师,一次偶然的事故,正值壮年的父亲过早的离开了他心爱的体育事业。耳濡目染,小时候她就想着长大后要像高大威风的父亲一样,站在操场当上体育老师,把学生们培养成一个个生龙活虎的体育健将!
1994年,王侠从安徽省体校毕业,毫不犹豫地要求到了父亲当年所在的学校行流中学,担任普通的体育老师。当时,她带着全校十多个班的体育课,从日常的早操、正午课间操、放晚学后的课外活动,到培养学生的体育爱好、带领学生打比赛,尽心尽力传承着父亲未竟的事业。
2006年,王侠主动要求到了更加偏僻的三义学校任教。三义学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共有18个教学班,她承担了所有的体育教学、训练任务。人家送她外号 三不怕:体育教学不怕难、学校体育不怕看、学生体育不怕赛。
针对学校实际情况,克服了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因陋就简、就地取材,想方设法开展体育活动,近五年来,她带队参加四届阜阳市中小学足球锦标赛,三届阜阳市中小学体育技能比赛和篮球比赛,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成绩。2008年获得安徽省校园集体舞二等奖,2006年全国中小学体育录像课评比二等奖,安徽省一等奖等。
看到一个个孩子健康成长,一项项荣誉接踵而至的时候,王侠感到了欣喜,感到了满足,这也许她是对父亲最好的告慰。
追 梦----
在农村发展足球运动是一次大胆的创新尝试,经过艰苦的努力,这个落后偏远农村九年一贯制学校,成为教育部首批命名的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
2014年,在三义学校校长王胜标和王侠的大力倡导下,决定把三义一贯制学校办成足球特色学校,让足球率先进入农村的校园!这是一个超前有远见的决策。而作为唯一的体育教师,这一沉甸甸的担子就责无旁贷的落到了王侠瘦小的肩上。
常言说:人过四十不学艺。对王侠来说,已经到了不惑之年,还要从头学习从来就没接触过的足球,是一场前途未卜的巨大挑战。
为了尽快掌握足球教学技能,她就自己买了个足球带回家,跟着网上学,在完成正常教学任务的同时,每天坚持在小区的地下室偷偷训练。就这样,不到半年的时间,她初步掌握了足球的基本技能。
众所周知,发展竞技体育是个烧钱的项目。当时三义学校的状况是无场地、无师资、无经费。由于学校经费紧张,她因陋就简,建议校长可以先买几个足球、一幅五人制足球门,让喜欢足球家庭条件好的孩子自带足球。
2015年金秋月,三义学校经过一年超人想象的艰苦的努力,成为教育部首批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大家也因为这个教育部的殊荣受到了巨大的鼓舞---一个小小的偏远农村学校竟然上了教育部的红头文件。

筑 梦----
王侠把足球的精髓植入农村孩子们心灵,让足球赋予他们拼搏的精神,在足球世界中找到人生的方向和力量,收获成功与自信。
要想提高竞技水平,训练必须专业。于是王侠就建议请外教,用她的话说:只有高起点,才能快发展。但是,不要说在农村,就是在城里,想请一位专业足球教练谈何容易!几经周折,神通广大的王侠不知用何方法,从阜阳范学院专门请来了足球教授张宏智。张教授指导学生训练的时候,王侠总是认真跟着学习,边学边记着要领,教练走后,她就带着孩子强化练习。
孩子们有兴趣了,活动多了,外出参加的比赛多了,问题也来了。一些家长找到了学校,说孩子光踢球就不讲学习了,回去光练球也不做作业了,这不是要把孩子带坏吗…… 王侠也很委屈:为了培养孩子,南跑北上,在炎热的夏季,足球场上40多度的高温,晒成了非洲人,脱掉了一层皮,家长咋就不理解呢?
但王侠还是用耐心爱心取得了家长的认可和支持,8月份她带队南京打比赛,大家亲眼看到,王侠白天在赛场上指挥孩子比赛,脸晒得发红;晚上坐在宾馆的走廊上看着孩子一直到十一、二点,唯恐他们打闹睡不着,影响第二天比赛,等孩子们睡着了,还得给这些孩子把衣服、袜子洗好,十分辛苦。
学生李冠军的爸爸感动地说:俺在家带一个孩子都不容易,你这带十多个孩子一去就是十多天,能容易吗!没有你,李冠军也不会被看中,选到合肥市省级足球队训练,真的很感激!
搞体育,踢球打比赛需要经费,对于城市学校来说也许不成问题,但添设备,买器材,外出比赛车旅费、生活费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为了筹集经费,王侠四处化缘。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6年3月份,苏宁控股集团、苏宁公益基金会、爱德基金会帮扶农村孩子参与足球运动,从学生服装、装备、足球运动场地维护到比赛,解决了他们到连云港、金寨、淮安、南京、蚌埠等多地参加的邀请赛费用,及邀请苏皖两省联谊赛所需的数十万元的经费,大家也渐渐理解支持了。
三义学校足球队里大多数都是留守儿童,很多孩子父母外出打工。有的是单亲,也有的是孤儿,是足球让他们走在了一起。王泉同学从小妈妈走失,缺失母爱性格孤僻倔强。王侠知道后,经常找他谈心。外出比赛时,指导他如何自理、自立。一次在南京溧水训练基地,她看到很多孩子拿出家人给他们准备的各式各样的零食,而他和孤儿李云飞孤单的坐在一边,眼巴巴的看着其他孩子吃。王侠看到了这一幕,心里很不是滋味。就把他俩叫到身边,给他们买了一大包零食。这时,王泉的眼睛里噙满了泪水,一头扎进王侠的怀里,紧紧地抱住她说老师,您就像妈妈,我能叫您妈妈吗?王侠当时鼻子一酸,情不自禁地掉下了眼泪:孩子,叫吧,我今后就是你们的妈妈!李云飞也哭喊着扑过来,孤儿王无敌、单亲家庭的孩子时云龙也都围了上来拥抱着她。那一刻,面对这些需要关爱孩子,王侠的心都碎了,觉得付出的一切都值了。
班里的贫困家庭孩子李想、时志浩、李冠军、范小敏……王侠不但把自己孩子的衣服拿给他们穿,还经常从亲戚家里搜集一些衣服送给他们。并多次给予他们生活上的帮扶,精神上的鼓舞,心里上的疏导,经济上的资助……在赛场上和训练中她是他们的教练,在生活中她就是他们的足球妈妈。
作为足球妈妈,作为偏远农村体育教师,王侠设身处地,也牵挂着周边的学校。 看到不远的几所学校足球器材不足时,她主动为他们每个学校捐助了价值近千元的足球及其装备,每周还定时去给孩子们指导足球训练。 在她的不懈努力下,2017年底,李集小学、腰庄小学也被教育部批准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一个农村乡镇有三所国字号的特色足球学校,这在安徽省也是绝无仅有的。
圆 梦---
校园足球和体育精神,激发了王侠事业奋斗的热情,唤醒了内心拼搏向上的力量,更点燃了一个个农村孩子超越人生的梦想,
三义的校园足球如今走出了阜阳、走出了安徽、在全国也是名气在外,给农村的学校、学生带来的三个变化:以球育人、以球健体、以球育德的理念,带动学生智力的提升和对学习的热爱。
弘扬了体育精神,促进学生良好意志品质的形成。
王无敌同学,父亲去世,母亲离家出走,身材瘦弱的他不能吃饭、经常生病、性格内向,王侠就有意识引导他踢足球,渐渐的他喜欢上了足球,后来成了校队的主力,饭量上来了,也不生病了,有笑脸了,身体也变得壮实了。中考时体育成绩得了满分,他高兴地一蹦三尺高。从来也没看到过无敌这么灿烂的笑容了!
她班里的同学时其天,妈妈来自云南,生下他就出门了,小时候就和奶奶一起生活,好打好斗,性格倔强,衣着不整,眼睛里都充满敌意,其他孩子都不敢靠近他。了解他的情况后,王侠就特意接近他,决心用足球打开他的心扉。有一次下课时她摸摸他的头说放学后我给你个足球玩。用疑惑的目光看了老师一下没有讲话,她敏锐地抓住孩子将信将疑的这一瞬间说:放学后在班里等我!放学后,王侠赶紧拿着球去了他的教室,其他孩子都走了,他坐在自己的位子上正向外张望呢!她让他在球上写上自己的名字,他开心地和老师练了起来。慢慢的经过两个月的训练,他能和其他孩子一起踢球了。现在,他已经担任学校小学男子足球队的队长了,并参与了金寨、南京、淮安、蚌埠等地的足球比赛,带领男子足球队夺得了2016年阜阳市青少年校园足球锦标赛小学组第四名的好成绩。
王侠教过了一位这样的女学生——范小敏,她从三年级入学开始,父母就整天吵架,闹离婚,无视自己女儿的存在,生活在这种境况的她,过早地失去童年的快乐,每日总是沉默寡言。父母离异后,孩子心里有阴影——性格更孤辟了,对学习不感兴趣,上课老是走神。看到孩子这样,王侠真的很心疼。几次找她学踢足球,她很自卑,不愿参加。心想只能老师多给她些关爱。课余时间,王侠就鼓励她先站一边看着,渐渐地她对足球产生了兴趣,参加了班级足球队,一学期后,又成了班级女足队队长,话又多了,性格也开朗了,学习兴趣也上来了。在她的内心深处涌动着一股为老师争光、为自己争气的干劲。
短短三年,这个革命老区校园足球蓬勃兴起,得到了满满的鲜花和掌声。2016年王侠被评为阜阳市最美乡村教师,2017年教师节被授予颍泉区优秀教师称号,安徽最美教师,阜阳好人,阜阳十大正能量人物,她自己也完成了由一名乡村普通体育教师向 足球妈妈的华丽转身,2018年3月被评为安徽省三八红旗手。
国运兴,体育兴;体育强,中国强。
校园足球点燃了农村学校的希望,学生、老师实现自己的价值和梦想,学校的精气神焕然一新;不少孩子因足球激发了自己的兴趣,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了。李冠军到合肥学习,不仅提高了球技,文化课成绩也进入了班级前列;代浩宇等同学进入城市学校学习,时志浩入选了安徽桂冠职业足球俱乐部,有了更好的平台,他们在自己的追梦圆梦路上飞得更高更远……
面临新的时代,王侠决心把习总书记提出的校园足球梦做得更好更扎实! 让农村孩子特别是留守儿童通过特色足球强身健体、愉悦心灵、健康成长。也希望农村学校有更多的足球妈妈涌现,让特色足球永远成为农村校园里一道亮丽的风景。

余波
上一页:刘洪洁带队到颍上县学习考察 下一页:颍泉区政协联合宣传口开展“六一”儿童节慰问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