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难见真情——说说咱社区暖心事
2020-03-20 08:32:58作者:陈相明 刘灯俊来源:颍泉区关工委

 阜阳市颍泉区惠泉社区是一个比较小的社区,有常住居民一千二百多户、三千多口人。在这些居民中,有几十年相处的老邻居,也有新入住的购房户。经过精神文明创建,社区成为省、市、区级文明社区、绿色社区,大家和谐相处其乐融融。在这次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中,更是患难见真情,发生了一件件暖心事。

 

暖心事来自领导与群众的贴心

春节刚过,疫情严峻,道路切断,小区封闭,阜阳一中家属院居民特别是退休老教师,购买生活用品没有了去处。社区副书记、居委会主任杨红梅从“惠泉正能量”微信群了解到这一情况,立即联系阜阳华联中兴店,协调解决群众购

      阜阳一中家属院居民选购阜阳华联送来的蔬菜

    买米面油盐、蔬菜问题。每天早晨8点,店员们准时推着送货车绕行一公里多路,把居民所需生活物资送到阜阳一中西门,解决了大家燃眉之急。

一境外回国隔离人员的孩子需要上网课,杨红梅和社区居委会委员王长伟通过多方协调来一台平板电脑,满足了该学生上网课的需要。

居民们称赞:社区干部真是我们的贴心人啊!

 

暖心事来自共产党员的不忘初心

疫情阻击战打响后,全体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积极投入这场没有硝烟的人民战争。社区关工委“五老”也向领导请战,在自愿参与、自身健康情况较好、自我保护意识较强的条件下,组成了一个由12人参加的“红夕阳战疫班”。他们中大多数都是从主任、局长、书记、常委职务上退下来的科级干部,吴莹和另外一位老同志现在还担任着颍泉区关工委常务副主任。自21日起,他们转战在县委巷南北大门查验点,无论是寒风刺骨,还是雨雪交加,都坚守岗位。家中有事,通过调班解决,至今无一人缺席脱岗。

夕阳红战疫班的老同志在卡点

有人问:你们这么大年纪还要值班?红夕阳战疫班中年龄最大的社区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刘广才(今年77岁)回答道:我们在党旗下举过手,发誓要“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趁着身体还好出来值值班,这既是为了对大家生命安全负责,也保护了家人和自己的身体健康。

说的是呀,为人民服务是共产党员一生的追求嘛。

 

暖心事来自志愿者无私奉献的爱心

“奶奶,疫情结束后,我想你们了到哪里去找呀?”,“到西院(县委巷)去找,我们给你做好吃的。”这是一女子在浙江商贸城诚信巷卡点,与两位志愿者的一段对话。

李奕萱送来的热水瓶摆放在卡点

该女子是诚信巷七号楼202室的李奕萱,看到社区奶奶队志愿者武秀兰、胡桂英,无论阴晴天都在这里查出入证、验安康码、测量体温、消毒杀菌,为大家健康操心忙碌,心理非常感动,特意到商店买了一个热水瓶送到卡点,“我帮不上其他什么忙,让您们能喝上热水,也是我一点心意。”接下来,在楼上做家政的张影在征得雇主同意后,每天为卡点送来满瓶开水。很多居民出、入这里,都要打声招呼:“您们辛苦啦”、“谢谢您们”。

大家的关心、体贴也使志愿者们非常感动,一天十五、六个小时(含九小时夜班)的工作,也不觉得累了。

 

暖心事来自邻里守望的相互关心

87岁的离休干部孙瑛住在县委巷18号楼,几个孩子都不在身边。天气寒冷孙老下楼不太方便,平时都是儿女们轮流来陪伴,住在对门的老邻居、老朋友王文英和她聊聊天、说说话。疫情发生后小区封闭,子女前来送东西也只能送到小区门口,王文英到儿子家过年,由于疫情没能回来。

这件事引起住在四楼的刘桂荣的注意,于是她就承担起照顾孙瑛的任务。刘桂荣今年也70多岁了,每天从孙老门口经过,她都要喊一声,看看孙老怎样了,问问有没有事情要办,时不时地帮她代买一些生活用品。孩子送来东西,老刘到门口帮助取回,由于他们不是同时过来,有时一天要跑上两三趟。

一次,孙瑛牙痛病犯了,刘桂荣绕道几条街把药买回来。孙老感动的不知说什么好,刘桂荣说:那有啥,咱们是多年的老邻居了,谁没有点难事,互相照顾是我应该做的事。

刘桂荣、王文英陪孙瑛聊天,做家务

最近王文英回来居住,两人谈心聊天方便多了。经常谁多做上一碗,就解决她们的一顿饭。哪天暖和一点,还帮助孙瑛在家擦个澡,热热乎乎,亲如一家。

居民说:生活在惠泉社区,现在是事事暖心,件件顺心。

 

 

 


上一页:颍泉区:特色补损失 产业促脱贫 下一页:伍明镇召开脱贫攻攻坚“四大增收”专班工作调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