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指出,要提升长三角城市发展质量。安徽省阜阳市被明确为长三角一体化四个区域重点城市之一,面对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作为市辖三区之一的颍泉区,深刻认识长三角区域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折不扣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把握机遇、找准定位,坚持人民立场、生态优先、文化并重、精细管理,不断提升城市发展质量和品位,为高质量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交上精彩答卷。
坚持人民立场,建设宜人城市。城市建设和发展关乎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颍泉区坚持人民立场,围绕人民群众需要、贴近人民群众生活、服务人民群众利益,更加注重高楼大厦背后的背街小巷、公厕、停车场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下大力气解决好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和城市长远发展的问题,不断提升人居生活的幸福感、城市发展的承载力。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持续擦亮“第三届安徽省文明城区”品牌,聚焦民生需求,大力实施“六项清单”,深入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农贸市场及周边环境卫生整治、公厕和停车场等公共设施建设等八大攻坚提升行动,不断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完善公共服务功能,提高市民生活质量。
坚持生态优先,建设宜美城市。颍泉区在城市建设中注重追求生态效应,以生态文明的理念指引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管理,以辖区内分布的颍河、泉河、老泉河为基础,结合街头游园及道路绿化等景观节点,聚焦水城融合,把城市建设成为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丽家园。以保育自然风景、保护历史风貌、体现以人为本为出发点,依托颍河、泉河建设风景带,整体协调沿线城区与河道、公园绿地的关系,绘制阜城百里长河画卷;坚持生态优先,水资源保护与利用原则,打造集湿地保护、环境教育于一体的国家级泉水湾国家湿地公园。
坚持文化并重,建设宜乐城市。城市建设中注意保护好历史文化和城市风貌,避免“千城一面、万楼一貌”。加强闻集葛大桥、中市办街头马古堆、古城遗址、葛大桥等文物保护宣传。挖掘古西湖生态资源和欧苏文化资源,加快推进祥源·颍淮生态文化旅游区项目;谋划建设皖北“四九”文化旅游区项目,进一步打响红色文化牌。亮出智能智造“颍泉名片”,依托智能制造产业园、机器人产业园、无人机产业园,着力发展智能制造文化产业。推广剪纸、陶艺、葫芦艺术等民间艺术,支持和鼓励民间艺术团体发展,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品牌,形成的“产、城、人、文”四位一体有机结合的文化城市发展格局。
坚持精细管理,建设宜居城市。坚持“房住不炒”,优化土地供应,建立多主体供应、多渠道保障的住宅政策体系,科学合理确定商品房、保障房、公租房的供地比例、商住比例、供地区域,在保障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房用地供给同时,适度增加改善型、高品质商品房的用地供给,满足不同层次住房需求。推进数字化智慧城管项目建设,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增强社会发展活力。加快城市道路和桥梁等重要基础设施,科学配置、同步建设居住区配套市政设施,以及农贸市场、社区综合体、街头公园等公共服务设施,在细节上追求尽善尽美,打造宜人、宜美、宜乐、宜居的城市优质生活圈,提高市民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数,提升城市发展质量,争做融入长三角一体化、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模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