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做好2021年秸秆禁烧工作,防治大气污染,进一步改善大气环境质量,颍泉区生态环境分局积极谋划2021年秸秆禁烧工作。
一是明确工作目标。2021年颍泉区继续开展全年度全区域实施禁烧,农作物秸秆全面转化利用工作。通过不断完善工作机制,持续提升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在抓好农作物秸秆禁烧的同时,加强对焚烧垃圾、落叶等行为的管控,严防其他类型火点。努力实现全年“零”火点工作目标,确保午秋两季农作物收获期间全区空气质量持续向好。
二是科学制定方案。结合本区情况,制定符合实际的工作方案和技术方案,按照“定专人、定职责、定区域、定岗位、定时间、定要求”的“六定”禁烧要求,实行挂图作战,提前确定详细的“人、机、地”包保措施,全面夯实收、种、防的技术路线。实现短茬收割、粉碎还田、清理转运、集中收储等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三是强化宣传引导。采取点、线、面全覆盖,固定和流动相结合的方式,多形式、全方位宣传焚烧秸秆的危害和秸秆综合利用的支持政策,提升群众生态环保意识,增强参与禁烧工作的自觉性、积极性,实现从“不敢烧”到“不愿烧”的转变,形成群防群治、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加大宣传力度,广泛采用标语、横幅、告知书、“村村通”广播、流动宣传车等方式集中宣传,营造浓厚的秸秆禁烧工作氛围。
四是细化职责分工。制定明确的职责清单,各镇(街道、园区)履行主体责任,区直各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共同做好秸秆禁烧工作。继续实行区直单位包村制度,禁烧重点时段,相关区直包保单位抽调工作人员对所包保村(社区)进行帮扶、指导和督查。
五是完善系统流程。科学合理布设规范化的秸秆收储点,完善收储体系。制定出秸秆收储机构示意图,做到秸秆离田收储处置与抢收抢种同步开展。建立标准化临时堆放转运点,配套完善秸秆收集、打捆等农机设备。支持鼓励社会资本参与,以需求为导向、企业为龙头、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骨干、农户参与、市场化运作的秸秆收储运销网络。
六是加强监管防控。农作物收割期间,继续开展日常巡查和现场检查,切实建好巡查和应急两支队伍,田间地头设置固定监控点,组织流动哨,实行不间断巡查检查。配备旋耕机、灭茬机、喷灌机、水车等应急设备,对出现的焚烧火点,做到扑救消除。扎实做好秸秆“四离一集中”工作,强化在午秋农作物集中收获期之后对散落秸秆的收集处置和巡查监管工作。落实强化考核奖惩办法,提升禁烧工作中干群的积极性、自觉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