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宁老庄镇在推行“五长合一”机制的过程中,探索实施了“空间清理”行动,对全镇的路边、沟坡、林下、田间等公共空间进行清理,并进行资源化利用,为绿化美化、增绿增效腾出了新空间,为村集体经济增收拓展了新路径,为群众就近就业增加了新岗位。
一是强化宣传,创造良好舆论环境。抓住在地作物“收获前”这个时间节点,早启动早宣传;找准田间地头的公私“边界线”,在周边多宣传;发动村里的“邻里互助队”和五老人员,多教育多引导,不断倡导“公私分明”的理念,为大范围清理工作打牢思想舆论的基础。全镇开展此项工作以来,未因此发生信访矛盾纠纷事件。
二是科学谋划,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结合地域特点和发展实际,科学制定了《2022年全镇绿化造林方案》,以乡土树种和经济类树种为主对清理出的空间进行绿化。在林业部门的支持和指导下,黄沟两岸公共空间清理出320亩较为平整的土地,种植薄壳山核桃6500余棵,并在林下开发种植了迷迭香等经济作物,进一步提高了土地利用率。
三是创新举措,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三分建七分管,坚持向管理要效益。林业局提供的树苗,在成为村集体资产后,如何保值增值,为村集体和个人带来更多的收益?我们的主要做法是:一方面通过开发公益岗位,建立“镇级建设、确权到村、包保到户”的管理体系。林业局将绿化形成的资产确权到村集体,村明确一名项目负责人负责整个项目的日常管护和经营,结合“五长合一”改革,开发适量的公益岗位包保到户、明责到人。另一方面坚持“谁管理谁负责谁受益”的原则,建立长效利益联结机制。林业部门负责技术指导到村,村级负责经营管理(制定并落实收益分配方案),群众负责日常管护。以黄沟项目为例:该项目目前有320亩核桃树,明确项目负责人3名,开发护林员(公益岗位)6名。村集体拥有100%产权,统一监管、统一运营,化肥、农药、农具等由村负责。护林员具体负责林间浇水、施肥、防虫、剪枝、采摘等日常管理。项目收益的40%分配给群众,60%分配给集体(其中适当比例用于管理人员的绩效奖励)。初步估算,该核桃品种盛产期亩产干果300-500斤,收购均价20元/斤。暂按亩产干果400斤,每斤15元计算,400斤×15元/斤=6000元,扣除每亩肥料、水电等成本约1000元(不含人工),每亩收益约5000元,320亩即是1600000元。预计每年可增加村集体收入96万元,新增公益岗位100个,人均年增收0.64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