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组织好全区小麦抢收工作,发挥农业机械主力军作用,抓住小麦生产的最后一公里,颍泉区农业农村局做好七保障,加快抢收进度,降低机收损失率,提升机收质量,确保小麦由“丰收在望”变为“丰收到手”,实现颗粒归仓,为全年粮食安全打下坚实基础。
一是做好组织保障。及时成立“三夏”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指挥“三夏”农机会战工作。成立6个督导组检查指导各镇、街道(园区)小麦午收工作。
二是做好机械保障。提前对全区镇、街道(园区)机具信息进行摸排,精准掌握本地收割机数量,并了解引进外地机具数量、跨区机手能否按时到达等情况,将机具准备工作做实做细。组织宣传动员和指导农民对作业机械提前进行检修和调试,备足易损件、零配件,保障机具以良好状态投入作业。目前已检修农机具8000多台套。
三是做好技术保障。结合“三夏”时节,围绕小麦机收减损、大豆玉米复合种植机械化技术和安全生产知识逐镇、街道(园区)开展农机手培训,提高机手操作技能、减损意识和安全意识。共培训农机手300余人,发放宣传资料10000多份。
四是做好信息保障。通过“农机直通车”系统向社会发布小麦作业信息、进度,同时利用网络、短信、明白纸等形式,及时向农民、机手及农机服务组织发布小麦机收动态、供求信息、气象信息、机械作业安全警示信息等,引导机械合理流动。
五是做好跨区保障。全区各镇、街道(园区)设立农机跨区作业接待服务站,为外来机手提供作业、油料、维修网点信息等服务,组织更多机械投入当地抢收作业。
六是做好安全保障。通过短信、微信、培训等形式向农机手发送安全操作、预防火灾等安全警示。组织农业综合执法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农机安全执法检查,及时处理无证驾驶、违章载人等违法违规行为,重点检查联合收割机防火设施,宣传农机安全生产知识,努力消除事故隐患,确保午收顺利进行。
七是做好应急保障。针对午季可能出现阴雨天气等特点,提前制定《颍泉区小麦抢收应急预案》,组建4个应急服务队,要求全区粮食烘干中心做好烘干准备,提高小麦应急抢收的能力。
全区“三夏”计划投入联合收割机1700台(其中引进外地500台),拖拉机2200台,旋耕机、播种机、秸秆粉碎还田机、打捆机等配套农机具6800台套,确保5天内完成小麦抢收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