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行流镇围绕“公共服务一体化、解决渠道多元化、供给机制社会化”的乡镇政府服务能力建设目标任务,想群众之所想,着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忧,念好“时、势、实”三字诀,着力构建“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响应型、服务型政府。
多解民生之忧,准确把握“时”,做到应时而动。行流镇将原本分散独立的民生诉求收集渠道进行集中整合,确保群众问题有渠道反映,有部门解决,对群众通过“12345”、“阜务为民”、“两有三解”、“干部驻点联系群众”等线上线下不同渠道反映的诉求设立任务清单,制定完成时间,及时进行联系解决,同时对已办结的事项进行回访,确保群众反映问题解决满意。今年以来,行流镇利用“阜务为民”、“两有三解”等平台,收到“聚民意,惠民生”建议共1200余条,通过多部门联合办理,按时办结,回复率达100%,满意率达99%,力求回应一个诉求,解决一类问题,提升一个领域。
多谋富民之策,充分认清“势”,做到因势而谋。行流镇将现行政策可办理的事项和现行政策不可办理或办理后仍不能满足群众诉求的事项进行梳理,内容不仅包括面向公众利益、群体利益的便民工程项目和公益服务项目,也包括着眼于个人和家庭诉求的生活、医疗、教育、养老、就业、住房等救助服务和社会工作服务,组织相关部门对政策进行研判,对形势进行把握,对问题进行分析,从“被动治理”向“源头化解”转型,变“多头多线”到“一网统汇”,推动基层社会治理能力不断提升。
多行惠民之举,全力聚焦“实”,做到向实而为。“解决”比“解释”更重要,“实效”与“时效”一样关键,行流镇积极做好城乡居保工作,城乡居保缴费已完成36223人参保任务,完成目标任务100.76%,到龄享受人员18626人;实施好文化惠民工程,2023年“送戏进万村”已在20个村演出完毕,并着手准备下一轮演出,丰富群众的精神文明生活;改善好民计民生,严格落实城乡低保审批权下放要求,目前共有享受农村低保人员3372户,5459人;进一步规范特困人员认定、审批和退出流程,全镇共有特困供养人员786人,其中四所公立敬老院集中供养96人,分散供养69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