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宁老庄镇切实把信访矛盾化解摆在突出位置,不断增强工作预见性,秉持四个“第一”原则,对信访事件早发现、快化解,将问题解决在基层和萌芽状态,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是关注“第一信号”。采取按月定期排查、重大活动和政治敏感期集中排查等方式,在全镇范围内全面开展地毯式矛盾纠纷大排查,把排查出来的各类信息和矛盾纠纷建档归类,建立信息库和工作台账,完善重点人群数据网。同时,实行镇党政班子成员领导包案,组建专门班子,明确包保时限,集中时间、集中力量,妥善化解,避免出现群体性事件。对重点领域、重点问题和重点人员坚持推行矛盾纠纷排查常态化、制度化,确保各类隐患发现在苗头状态、化解在萌芽时期。
二是抢抓“第一时间”。每周定期向公众公布接访日程,当天值班值守领导分AB岗在信访接待大厅“开门接访”,当面做群众工作。对于纳入积案的信访事项,组织具有丰富调节矛盾经验的干部进行“登门走访”,深入到户、到矛盾问题一线,现场调解矛盾。把已化解的矛盾问题登记在案,定期组织开展“上门回访”。2023年以来,共接待受理群众来信来访共306人次,已办结302件,正在化解4件,办结率98.69%。主要领导和片点长共上门走访151次,现场解决问题151件。
三是织密“第一平台”。以镇综治信访维稳中心为枢纽,建立镇、村、庄三级网络管理体系,通过实行信息报告制、不稳定因素排查制、信访情况定期通报制,密切网格之间的联系和沟通,织密群众信访的“第一平台”,确保群众有地方反映问题、有人接待处理,形成工作闭环。对来信来访的处理实行催办制度,做到一般信访1个月内办结,重要信访1周内办结,让许多问题在苗头性、倾向性状态时就及时反馈到相应的分管领导和部门,并督促其有的放矢地采取相应措施,使问题尽量消除在萌芽状态。
四是筑牢“第一防线”。积极开展全民普法教育,联合司法、综治等相关站所,充分发挥党员和网格员在依法治理、普法宣传的示范带头作用,通过以案释法,向广大群众宣传讲解《信访工作条例》相关法律法规知识。2023年以来,共组织开展“法治红灯笼,照亮千万家”、民法典宣传、江淮普法行等信访宣传和法治宣传活动30余场次。建立镇信访办、综治中心、司法所和派出所信访案例联合指导制度,选取典型案例作为办理参照,实现信访案件的普遍化、一般性解决,进一步提高信访工作法治化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