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高社会救助对象家庭经济状况认定工作的精准度,提升兜底保障能力,行流镇锚定目标,狠抓落实,扎实推进社会救助提质增效。
规范工作流程,保障信息安全。严格遵循“先授权,后核对;无授权,不核对”的原则,确保要在取得核对对象合法授权后开展信息核查。对社会救助对象家庭经济状况核对的内容进行再明确、再精准,坚持“凡进必核、复查必核”,严格遵循省、市、区政策文件要求进行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工作,确保核对内容“不漏一户,不差一人”。严格执行核对信息保密制度,加强对在岗人员的保密教育以及保密检查活动,与社会救助对象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工作人员签订保密协议,督促工作人员切实履行保密职责和义务,对涉及核对对象个人隐私的信息保密、对涉及网络安全的相关密钥保密,有效保护核对对象的合法权益,保障经济状况核对工作稳定运行。
拓展核对方式,精准掌握情况。充分运用“平台+入户”的工作方式,在全面、广泛开展社会救助对象家庭经济状况核对的基础上,对个别“疑难杂症”进行“上门问诊”,通过实地入户走访调查、左邻右舍问访调查等方式,了解社会救助对象的家庭结构、生活生产状况、经济来源等,并同步做好备案,将核对平台机械化的数字信息投射到每户需要救助对象的现实生活中,使经济核对工作更加接地气、有人气,不断提升救助对象认定的精准度,确保切实掌握社会救助对象实际情况。
强化结果运用,推动效能转化。广泛开展社会救助对象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工作,准确收集、及时关注比对信息,对疑似符合保障条件的对象进行跟踪,确保精准、合理地给予保障。今年以来,共对申请社会救助对象2000余人进行了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新增保障1347人,及时清退不符合救助对象699人,稳步实现动态管理、精准救助,让比对工作更有深度、准确帮扶更有速度、兜底保障更有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