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八月,骄阳似夏。8月28日上午,行流镇2020年爱心助学对接仪式在三里村文化广场举行。8时许,广场上人头攒动,热闹非凡。近300名爱心企业、爱心单位、爱心人士,受助学生、家长,镇、村关工委成员聚集在这里,参加爱心活动。这是自2015年以来,该镇连续第六年开展的这样活动。
行流镇是颍泉区北部的“四九”革命老区,这里地处偏僻,经济发展长期相对滞后。改革开放后,该镇靠“一把瓦刀走天下”泥瓦匠,一个个成了成了建筑老板。他们致富不忘乡邻,一心回报家乡,关爱子孙后代。在镇关工委的组织下,于2015年成立“行流镇企业家爱心助学联合会”这个爱心平台,目前已由成立时的9家发展到32名成员。
行流镇捐助活动的特点是:一是由各村关工委推荐、镇政府、镇关工委核定受助对象,牵线爱心人士与他们结对帮扶。资金直付,捐、助双方相互见面,没有中间环节。二是奖、助并举,激励与帮扶结合。今年在资助贫困生的同时,还对被重庆大学录取的宋湾村宋丙坤同学,奖励3000元。三是爱心人士自愿参与,进出自便。今年有三位企业老板因企业和家庭原因,退出捐助,又新进四家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四是进行感恩教育。首先是镇政府、关工委对爱心人士表示感谢,每年都以不同的形式向他们颁发奖牌、证书等,今年又与区关工委共同向爱心单位赠送了锦旗,彰显他们的公益之举,弘扬社会正能量,产生很好影响。其次教育学生、家长,要懂得知恩感恩报恩,要以实际行动感谢爱心人士,报达社会。牛寨村付丽鹏同学前年考取北京大学,到今年已连续3年获得资助。他的父亲付三星给别人开大货车,又要照顾父母和供养两个孩子上学。为感谢社会对他家的帮助,付三星决定从今年起也要加入爱心团队行列,并带动他的工友张进才一起,每年各拿出1000元资助贫困学生。
本次对接活动有23位爱心人士参与,资助46名大、中学生,(其中大学生27名、高中生7名、初中生12名),对接金额9.42万元。截止今日,全镇已捐助299人次的贫困学子,捐助资金达82万元。
行流镇党委副书记、镇长贾颖申在致辞时,感谢爱心人士一次次慷慨解囊,一次次无私奉献,为家乡孩子托起了追梦的希望。感谢关工委老同志默默无闻的辛勤工作,使爱心人士找到了回报家乡奉献爱心的平台。勉励受奖、助的大中学生要牢牢记住“知识改变命运,奋斗成就人生”的名言,珍惜学习机会,把对爱心人士的感激之情转化成勤奋学习的动力,掌握报效祖国,奉献社会的本领,为家乡父老争光。
阜阳市关工委副主任江涛作了讲话,他对行流镇党委政府对捐资助学工作的高度重视、广大爱心人士大爱无疆的助学精神、行流镇崇尚教育的淳朴民风,表示高度赞扬。希望受助学子要不负韶华,学业有成;希望爱心人士继续关注弱势群体,在关注中事业发达;希望关工委老同志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为使革命事业后继有人,继续发光发热。
对接仪式上,爱心人士代表华时学校校长时允斌,受助学生代表蚌埠医学院大三年级的张盼盼、清华大学新生邵薇,学生家长代表付三星相继发言,表达各自的心声。
对接活动由行流镇人大主席刘亚东主持。阜阳市关工委副秘书长潘福田,颍泉区关工委常务副主任陈国栋、陈相明,区关工委办公室主任闫敏出席了对接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