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颍泉区结合本地区实际,聚焦农村生产生活污水治理,着力解决乡村水环境突出问题,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用实际工作助力乡村振兴。
一是聚焦水质常态化监测,精确掌握水环境质量。对辖区内12个地表水生态补偿断面、9个泉河支流监控断面、24个农村水厂饮用水源地等开展常态化水质监测工作,定期对日处理20吨及以上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14处入河排污口实施监督监测,确保及时、准确、全面掌握水环境质量第一手信息,为水污染防治打下坚实数据基础。
二是聚焦乡镇污水管网建设,加快处理设施提质增效工作。专门组织召开了乡镇政府驻地污水处理设施提质增效推进会,开展了镇污水处理厂运行、污水配套管网的专项检查行动,按照省市三年提质增效要求,强力推动入户管网和支管网建设,力争加快实现污水处理厂集水范围内的“全收集、全处理”。
三是实施重点治理工程,解决突出水环境问题。实施了棋子沟苏屯段、阜太河街东段、闻集南柳河葛大桥段、方沟姜堂段、临沂商城安置区南侧水沟等河道的截污工程,同步开展了对辖区农村黑臭水体排查与治理工作,切实解决一批群众身边的突出水环境问题。
四是全面落实水生态补偿制度,形成常态化奖惩机制。根据乡镇地表水断面生态补偿监测数据情况,按月对8个考核断面水质达标及补偿/赔付资金情况进行通报,落实区级水生态补偿制度。今年上半年8个镇办园区中有4个收入水生态补偿金合计12万元,3个乡镇(街道)支付补偿金合计15万元,1个街道持平。
五是开展水生态环境执法检查,强化水生态环境监管。定期对茨淮新河饮用水源地、农村水厂千吨万人饮用水源地、34个入河排污口开展检查巡查工作,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妥善处置,全力确保饮用水源地和水环境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