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阜阳市城北新区蓝天白云、碧空如洗。颍泉区泉水湾湿地公园内、空气清新、绿意盎然、红花绿柳,随风荡漾;老泉河芦苇睡莲,河水粼粼,水鸟野鸭,随波嬉戏,千亩野生荷花,婀娜多姿、美不胜收,如诗如画,吸引众多摄影爱好者,成为颍泉的又一网红打卡地。
近年来,颍泉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全面推进全域生态文明建设,全力打好蓝天、碧水和净土保卫战,优良天数增多,地表水断面优良水体比例提高,土壤环境质量整体良好。夯实经济绿色发展基础,真正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绿色成了颍泉发展最美底色。
擦亮 “颍泉蓝天”
“这几年蓝天越来越多,河流越来越清,生态越来越好,是颍泉区越来越美的五年。”为“擦亮”蓝天,颍泉不断培植壮大绿色产业结构,持续打好空气质量巩固提升战。
开展了2021年冬春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以“散乱污”企业整治、挥发性有机物(VOCs)治理、锅炉、炉窑综合整治、柴油货车治理、强化扬尘管控、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措施落实为重点,强力推进综合治理,攻坚行动取得了明显成效。
在持续开展禁燃禁放和秸秆禁烧工作方面,区委、区政府制定专项工作方案,拨付专项工作经费建立“属地负责、部门监管”的工作机制,严格落实“镇(街道、园区)、村(社区)”网格化包保责任,春节及午收期间,基本实现“零燃放”、“零火点”的工作目标,重点时段环境空气质量保持持续向好,得到广大群众的认可,禁燃禁放和禁烧已逐渐成为群众自觉行动。
专项开展扬尘防治督查,安排专人,成立专项督查组,以各类建筑工地、道路施工、拆迁工地、市政工程、工业企业、路面保洁为重点,常态化不间断督查“五控”(控尘、控放、控车、控排、控烧)、“六全”(全覆盖、全喷淋、全水洗、全禁燃、全达标、全天候)措施落实情况,发现问题,及时交办整改。依托辖区6个乡镇空气自动监测站点为全区大气污染防治提供了科学数据支撑,依托安徽科创中光科技有限公司激光雷达扫描对重点区域进行污染点源监控,做到大气防治精准、科学。
重现“一泓碧水”
颍泉,因水而兴,因水而生,因两河交汇而得名。
为重现颍风泉韵,推进碧水保卫战,全面推行林长制、河长制,开展重点区域水环境治理。组织实施了棋子沟苏屯段、阜太河街东段、闻集南柳河葛大桥段、方沟姜堂段等河道的截污工程。全面启动镇污水处理厂提质增效工程。进行镇污水处理厂运行情况专项检查,确保达标排放,对配套管网进行排查,督促补差补缺,加快实现污水处理厂集水范围内“全收集、全处理”。
全面开展水环境质量监测工作,对8条河流的12个断面开展区级地表水生态补偿监测,对泉河6个支流9个监控断面实施水质监测,对日处理20吨及以上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实施监督监测,对14处入河排污口整治污水处理设施出水水质按要求开展水质监测工作,对24个农村千吨万人水源水39项指标进行监督监测。定期对茨淮新河饮用水源地、农村水厂千吨万人饮用水源地、34个入河排污口开展巡查,常态化开展水环境执法检查,确保饮用水源地和水环境安全。
坚守“一方净土”
为让百姓“吃得放心、住得安心”,颍泉全面贯彻落实土壤污染防治法,由点到面、由浅及深逐步展开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扎实推进净土保卫战。对列入2021年重点监管企业名录的5家企业,督促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开展污染隐患排查工作,上半年完成了现场土壤污染勘察监测等排查任务,建立台账,制定整改方案,将排查落实情况纳入排污许可年度执行报告上报。
以非矿物油与含矿物油废物、废铅蓄电池等危险废物为重点,对汽车、电动车销售维修进行专项检查。以医疗废物处置为重点,对全区17家重点医疗机构、89家个体诊所和专科医院,120个卫生室(卫生站)开展专项执法检查,确保医疗废弃物全部运送阜阳市利康医疗废物处置有限公司安全处置。
面向十四五,颍泉区坚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更加突出精准、科学、依法治污,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污染防治攻坚战,让自然生态美丽宜居的颍泉,绽放出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互促互进、交相辉映的动人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