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市颍泉区闻集镇紧紧依靠群众,不断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深描”三重底色、“赋能”基层治理,持续用好人民凝聚力、文化感染力、法治牵引力,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4+2”“例会制”,擦亮民主议事底色。
推深做实“4+2工作法”,创新推广“周一例会制”“月末大会制”,明确理论学习、“三重一大事项”通报、反馈上月群众诉求办理情况、收集群众诉求、表彰选树先进典型等“8步走”流程,建立“1+7+X”例会议事模式,即村党支部书记“1”和包村干部、村“两委”成员、党员代表、群众代表等“7”类固定主体,外加议事事项涉及到的切身利益的群体代表或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等“X”项不确定主体,搭建起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群众事情共商、难题共解的“红色平台”,群众充分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提出意见建议,努力寻求群众利益的“最大公约数”,逐步引导群众从“张嘴发牢骚”转变为“理性求共识”,实现村事务党员群众同发声、共治理,有效保障群众的参与权和知情权。目前,“4+2工作法”“例会工作制”已经在全镇21个村全面推广落地,先后开展例会议事268次,解决具体问题156件。
“评议制”“激励制”,擦亮崇德向善底色。
注重典型选树,突出示范引领,挖掘群众身边的凡人善举和典型事迹。坚持从“最美家庭”、“最美媳妇”、“最美婆婆”、“美丽庭院”系列评选着手,以“美”育人;同时常态化选树表彰“党员示范户”、“乡贤人事”、“星级文明户”、“两优一选”等各类先进典型榜样,实行动态管理考核,组织召开先进典型表彰大会,现场颁发荣誉证书和奖品,推行敲锣打鼓送荣誉。鼓励支持各类先进典型代表参与到“月末大会”、纠纷调解、信访评议等村级事务中来,开发的公益性岗位,适当向获得表彰的先进典型榜样倾斜,既给政治荣誉,也给经济待遇,充分尊重群众、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激励和调动广大群众加强道德修养、参与基层治理的劲头。该镇获得市、区级“最美婆婆”“最美家庭” 等16户,区级“星级文明户”22户,6个村村规民约获市级奖项。
“主题月”“引路人”,擦亮法治文化底色。
坚持全民普法,依托“12·4”国家宪法日、宪法宣传周、法治宣传月、法律“六进”,因村精准施策,开展各具特色的法治系列宣传教育活动,发挥法治文化浸润人心的作用。刘小寨村打造法治主题公园、休闲小道,让村民在休闲娱乐时接受法治文化熏陶,提升法治素养和法治理念。葛桥村、苏屯村,突出“红色”文化,借助“双阳”、“花棍”法治文艺小分队,自编自导自演,聚人气、接地气,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广泛传播法治观念;闻集村突出“廉”“孝”,依托大钱营文化大院,把“崇文重教”的传统文化与法治文化相融合,开设“空中课堂”,营造村民学法、知法、守法的浓厚氛围,争创市级社会科学普及基地。健全以“远程教育+集中培训+考核测试+党员服务队”的四位一体的法治教育培训体系,培育356名“法治带头人”“法律明白人”,打造一批以调解员、网格员、五老、党员干部等为主体的素质过硬法治队伍,带动广大村民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钱金贤获阜阳市“十大法治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