颍泉区不断提升河长制工作水平
2021-12-15 16:34:30作者:马柱来源:区水利局

近年来,颍泉区紧紧围绕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人和”的工作目标,逐步走出一条“有人管”“统一管”“管得好”的河长制工作路子,河长制工作先后被《中国水利报》《安徽省新闻联播》《阜阳日报》《颍州晚报》等媒体及省、市政府网站报道,年度考核连续4年位居全市先进行列。

一是坚持“三级抓”,构建管理体系。设立区级总河长、副总河长、河长7名,镇级河长142名、村级河长441名,实现河长体系全覆盖。在全省率先搭建河长制信息平台,开发“河长云”APP,开启“掌上治水”模式。

二是坚持“专职巡”,强化日常巡查。按照“区统筹、乡镇聘、办管理、村监督”的模式,吸纳农村贫困人口等194人担任巡河员,每天开展河流巡查,对河面漂浮物、岸坡垃圾等一般性问题自行处理,对超出自身职责的问题通过“河长云”APP上报解决,并在后续巡河中监督问题整改。在“助推绿色发展、建设美丽长江”全国引领性劳动和技能竞赛中,伍明镇巡河员王乐乐获得“长江经济带最美护河(湖)员”荣誉称号。

三是坚持“统筹管”,激发工作热情。把河流管护与农村环境整治结合起来,将河道保洁纳入环卫公司日常管护、巡河员职责之中,采取环卫公司、镇级河长办双重管理的运作模式,强化对巡河员的目标绩效考核,季度考核优秀的,每月增发400元河道保洁费;不称职、不合格的,扣减工资待遇和调整更换。区财政每年拨付750万专项经费主要用于巡河员工资、河道保洁、河流突出问题整改以及河长制日常工作。

四是坚持“集中治”,破除突出问题。建立河长牵头、部门联动、全区发力的治理方式,发挥“河长制+检察长”、“河流警长”等机制作用,累计取缔非法码头50个、提升整治排污口34个、整改完成水利部、省市河长办交办“四乱”问题388个,河流管理范围内的多个“老大难”问题得到彻底根治。聘请12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作为河流监督员,出谋划策并监督指导河流管护。

五是坚持“示范引”,带动整体提升。出台创建样板河流实施方案,按照“十无两有”的标准,打造了20条(段)安全流畅、生态健康、水清景美、亲水便民、长效管护、示范引领的区级样板河。

六是坚持“多方宣”,形成共护局面。组织“工青妇团”,定期开展河长制进校园、巾帼志愿者护河、河小青净滩等志愿者活动,共同营造全社会管水护水的良好氛围。



上一页:颍泉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召开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宣讲.. 下一页:颍泉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多举措扎实开展信用监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