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颍峰:轻伤不下火线 依然奋战“疫”线
2022-04-15 18:33:46作者:余波 文图

   今年的四月,阜阳变得很“平静”,然而城市“平静”的外表下,流淌着一股股暖流。他们是无数的白衣天使、各行各业的志愿者、还有基层党员干部们,他们时刻与疫情作战,用生命守护阜城。颍泉区健康教育所所长周颍峰正是其中一员。



   4月7日,由于多日连续劳累,周颍峰在党校隔离点下楼梯时,头一晕两脚脚踏空栽了下来,导致浑身多处受伤,腰部淤血,胳膊韧带撕裂。领导让她休息,她说“放心,不用换人!我感觉没事,我可以继续坚守岗位!”在打上绷带上好夹板,又投入到紧张的疫情防控中,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党员的情怀与担当。



受伤奔波在一线

   疫情防控隔离转运工作任务艰巨,压力很大,也有一定风险,很多时候接到指令时已是半夜或凌晨,从接受人员信息、核对信息到把隔离人员安排入住,往往是一夜无眠。3月30日,她接到上级通知需要接收颍上99名工人,安排对接好转运120、办理人员快速入住和登记、避免聚集和交叉感染,往往这样的临危受命需要大量的防护物质,要“一人一梯”做好消杀,还要自己人配送、搬运物质,84、酒精、防护服从五院四楼物质储备科领取后,用小拉车一点点来,一箱箱搬送到一线。

   有时为及时安排被隔离人员入住,往往连夜设置“三区两通道”。有一次,为了艾米尔隔离点消防通道事宜,她和同事们冒着瓢泼大雨,多方联系物业、消防部门,安排人员,一直干到深夜。党校隔离点自启用后,她每天休息不到5小时,身体透支,皮肤过敏,十分难受。4月11日,全区十家隔离点连夜启动接收外区某校学生,接到任务后,带着伤痛连夜对隔离点进行现场指导穿脱防护服、隔离人员进出通道、消杀配比、一脱间二脱间注意事项等,结束后已是浑身汗透,嗓子累哑,回到住地已是凌晨。

隔离也隔不住爱

   疫情防控是关键,心理健康也不容忽视。为做好留观人员心理干预工作,需要24小时接听留观人员的电话,耐心倾听健康诉求,关心了解他们的身心状况,用微笑、真诚服务每一位留观人员。有一个隔离人员最高达170余人,有孕妇、幼儿、老人、术后病人、焦虑症患者……有时面对被隔离人员的冷言冷语,她就轻言细语,耐心疏导,建立隔离人员服务群尽力服务好他们。

   4月3日晚,有个隔离人员的孩子腹泻,孩子太小仅仅2个多月,家人很着急。她通过联系儿科医生咨询,并详细介绍物理疗法,孩子第二天即恢复健康,家人很是感激。隔离有老年人,大部分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病,她为患者购买药物、为孕妇排解焦虑情绪、为术后患者提供尽可能的帮助,良好的沟通协调及真诚态度,让他们感受到了家一般的温暖,得到了被隔离人员的高度认可,解除隔离后在微信群里纷纷对她表示感谢。

处处垂范作榜样

   2020年初的疫情防控工作中,她就一直负责隔离点工作。三年来,她先后驻守过五个隔离点。每一个隔离点从组建、布局、设置、改造、启用到隔离点消杀、垃圾转运及隔离人员的接收、解除、衣食住行及心理疏导,方方面面的工作她都事无巨细,靠前指挥,确保用房、供水、配电、消防等各方面工作及人员安全。即使在逢年过节的日子,她值班都是吃住全在隔离点。

   今年春节期间,父亲重病住院手术,母亲又患焦虑症,为了不耽误隔离点工作,她只好抽空陪陪老人,没有请假。 工作过的5个隔离点,未发生一起安全事故,未接到任何隔离人员的举报和投诉。她曾获共青团阜阳市委“青年岗位能手”,颍泉区“三八”红旗手、“先进个人”、“先进工作者”等。



上一页:郭慧:“疫”路奔忙不停步 下一页:王琳:疫情不退我不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