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老庄镇:“订单农业”走出 富民增收新路径
2022-05-26 16:58:32作者:王俊龙来源:宁老庄镇

产业兴旺是巩固脱贫成果的重要保障,乡村振兴更要靠产业发展带动前进。近年来,宁老庄镇牢牢抓住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工作主线,大力推进“订单农业”发展,全镇20个村集体均建立产业基地,通过农业龙头企业与村集体、农户签订“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订单生产合同,提高村集体经济、带动农户致富。2022年春季,宁老庄镇共种植西兰花、胡萝卜、洋葱等订单农作物3500亩,经济效益达1400万元,其中新街村59亩小松菜从种植到出售3个月销售16万元,纯收益达6万元。

小满时节,麦穗盈满,果蔬飘香,正是春季胡萝卜上市时候。在宁老庄镇马窝村产业基地,村民们穿梭其间,一根根橙红色的胡萝卜被拔出、去缨、装袋、装车,尽显丰收盛景。“我们的土地是肥沃、疏松的沙质土壤,正适合胡萝卜种植,再加上我们选用了耐抽薹、高产、优质杂交春季胡萝卜品种,采用机械化种植、种子绳精播、肥水一体化等关键技术,既弥补了新鲜胡萝卜的市场空缺,也大大提高了产品质量和种植效益,每亩产量可达到8000斤,全村200亩胡萝卜收入近100万元,今年下半年准备将‘订单农业’种植面积扩大至500亩。”马窝村党支部书记杜运伟信心满满的说到。

发展“订单农业”,不仅仅是壮大村集体经济,更是通过土地流转、提供就业岗位等方式,帮助村民稳定增收。同时,“订单农业”大大提高了土地的“含金量”,也成了农民增收的“聚宝盆”。在梅寨村村民李兰芝家中,子女均外出务工,仅有两位六十多岁的老人常年在家,受能力、体力、技术等限制,只能简单种植一些用工少、管理粗放的经济作物,收入较低。去年村集体合作社牵头将村民土地进行连片流转,李兰芝就将自己家的3亩耕地流转了出去。“耕地流转过后,我再也不用操心粮食种植的事情了,也不用再到农忙时打电话让孩子回来帮忙了,在每年获得固定租金3000元同时,我还可以到村合作社干活挣钱,按量计工资,额外又增加了5000多元的收入,比以前种地收入高太多了。”李兰芝高兴地说到。

为进一步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宁老庄镇做好“强链、补链、延链”文章,支持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发展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全镇建立农产品初加工点11处,常年用工200余人。依托本地农业龙头企业,加快发展农产品深加工,让优质农产品“走”出去 。“胡萝卜、西蓝花从田间收货后,经过清洗、分拣、速冻、农残检测等工序进入冷藏室冷藏,连同其他农产品远销到上海、日本等国内外大城市。在生产加工环节,我公司现常年用工400余人,年发放工资约980万元。”涌泉食品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王勇介绍道。

宁老庄镇党委书记朱杰介绍说:近年来,我镇科学规划、政策扶持、延伸链条,让订单农业成为乡村振兴新引擎。2021年,我镇建立订单农业标准化基地3000多亩,收入达到1500万元,全镇20个村集体经济收入平均达58.41万元,其中姜堂村由原来的集体收入“空壳村”变成百万元村,仅产业基地收入就达到61.48万元,占该村集体经济收入的60.71%,彻底扭转了村集体经济增收渠道窄、发展后劲弱的局面。“订单农业”模式的成功也给了我们发展的底气和坚持的动力,下一步,我镇将以“3511”标准化种植基地建设为抓手,20个村根据实际情况分别流转300亩、500亩、1000亩土地用于发展“订单农业”,全镇力争到秋季形成万亩种植规模。


上一页:伍明镇召开巩固拓展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 下一页:闻集镇团委组织开展农业“三下乡”志愿服务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