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周棚街道坚持党建引领,统筹社区两委、网格员、志愿者等多方力量,创新网格化管理,完善积分评价体系,全面实现“小网格+微积分”运行机制,激活群众参与社会治理意识,激发群众积极性和创造性,基层社会治理能力不断提高,切实增强了广大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以制度为保障,提高治理效能。立足街道实际,制定了《周棚街道基层治理“积分制”实施指导意见》《爱心超市建管用方案》《爱心超市积分兑换细则》,以创新基层社会治理体制和综合治理方式为抓手,依托网格化管理,激励群众积极主动参与乡村治理,激发自治活力,从而提升乡村综合治理能力。目前,8个社区的“爱心超市”已全部建成并实体化运行,逐步实现了管理科学、运行规范、做到了常态长效。
以网格为单元,创新治理方式。按照全网覆盖就近入格的原则,全街道科学编制35个网格,以网格为基本单元,由网格长牵头,网格员、社区包点两委带领群众积极参与网格管理,将社会治理工作与社区党建、经济发展和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工作多维联动,让居民直接参与到社会治理的方方面面,扎实提升基层“网格细胞”社会治理水平,有效助力乡村振兴。
以积分为辅助,完善激励机制。积分制共设置了志愿服务、乡风文明、乡村治理等3个大项16个小项,并设置相应分值,根据积分细则对群众的言行举止和志愿服务工作量赋予相应积分,居民可凭积分兑换“爱心超市”中的物品。网格每月开展一次最美家庭户、平安家庭户、乐于助人户、遵纪守法户、好婆媳等评选和积分兑现活动,激励居民积极参与网格治理,“获”积分、“兑”物品、“争”荣誉逐渐成为周棚街道的一种新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