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宁老庄镇聚焦“控增量、减存量、防变量、提质量”工作要求,拓宽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提升工作质效,积极妥善处理好信访问题。
突出源头预防控增量。做好前端化解、关口把控,变被动为主动,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基层,心贴心、面对面与群众拉家常、话里短,听真话、察实情,现场收集群众反映的问题和建议。通过设立宣传展板、派发宣传资料、播放宣传语音等形式,向群众宣传政策、提供法律咨询,积极倡导群众知法、懂法、守法、用法,引导群众依法逐级走访,理性反映合理诉求,努力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化解在基层。
突出积案化解减存量。建立“一三五”信访调度机制,坚持每天分管调度、周三政府领导调度、周五党委领导调度,加强对信访形势和突出问题的分析研判,及时梳理政策性、群体性问题,对信访案件进行集中“会诊”,提出针对性的意见建议。成立信访积案攻关化解领导小组,对“骨头案”“钉子案”“无头案”落实包保责任,通过分析原因症结、提出化解方案、落实处理责任、统一归档销号等举措,让信访积案“清仓见底”。
突出分析研判防变量。健全调解网络组织,在各村建立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中心,成立“三合一”办公室。定期召开信访听证评议会和群众座谈会,打开门将群众请进来,对信访中的“常见病”“多发病”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让群众出“金点子”“妙法子”,为处理化解信访矛盾提供基层经验、群众智慧,做到有的放矢、靶向发力。
突出回访调查提质量。建立信访化解“回访”机制,定期对矛盾化解情况开展“回头看”,进行满意度调查,特别是对诉求不合理有想法的群众,讲清法理、事理、情理,努力做到以法为据、以理服人、以情感人,明确是非界限、实现定分止争;对心态失衡、行为失常的特殊信访人员,加强心理疏导、人文关怀,努力帮助他们解开心结,做到事心双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