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行流镇始终将接诉即办作为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的重要抓手,坚持问题导向,持续优化机制,着力提升响应速度和办理质效,推动群众诉求及时有效解决。
一是立足源头治理,在主动预防上求突破。坚决摒弃被动应付思维,强化“微网格”前端感知能力,依托村干部、网格员等力量,变“坐等上门”为“下沉问需”,常态化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力求“防范在先、发现在早、处置在小”。持续深化作风转变,将群众满意度作为核心标尺,倒逼服务流程优化、责任落实,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矛盾发生。
二是紧扣即时应办,在服务质效上促提升。坚决落实“诉求合理的解决问题到位、诉求无理的教育疏导到位、生活困难的帮扶救助到位”要求,将群众投诉事项作为接诉即办工作的重中之重。提速响应办理,优化工单签收、流转、处置、反馈闭环流程,严格执行首接负责与限时办结制度,特别是对类似企业欠薪、环境整治等高频、敏感诉求,借鉴市委主要领导“现场交办、限期办结”模式,建立快速响应专班,确保“马上就办、真抓实干”。强化多元协同,整合司法所、社保所、派出所、法律顾问等专业力量,建立联动调处机制,对复杂疑难事项,运用“街乡吹哨、部门报到”机制,合力攻坚,确保“一包到底、解决到位”,切实提高初信初访化解率和调解成功率。
三是着眼长效长治,在系统解决上下功夫。坚持标本兼治,强化举一反三,努力推动解决“一件事”向解决“一类事”转变。深化问题复盘剖析,对办结的群众诉求,特别是集中反映的共性难题,深入剖析成因,查找制度机制、政策执行层面存在的普遍性短板,形成专项分析报告。推动治理迭代升级,将个案解决方案提炼转化为政策优化建议或长效管理措施,及时修订完善村规民约、服务流程或向上级提出政策完善建议,把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转化为完善基层治理的实践,努力实现“解决一个诉求、推动一类问题治理、温暖一片民心”。